孩子A-Level考砸了想重考?一次考好A-Level才是顶尖名校的敲门砖!

别让孩子输在“可以重来”的侥幸里!A-Level考砸了,重考到底行不行?对孩子申请有多大影响?很多家长心里想的是:孩子还小,一次没考好情有可原,大不了重考一次嘛!这话,对,也不对!在顶尖英国名校,尤其是G5眼里,“一次考出高分”和“重考刷分”,分量天差地别!把孩子的前途赌在“重考”这个备选项上,风险太大!

为什么名校如此看重“一次性高分”?

很简单,顶尖大学要筛选的是学术潜力最强、学习能力最稳定、抗压能力最优异的学生。A-Level作为核心学术标尺,其首次考试成绩最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实力。一次考出高分(比如3-4个A*),证明孩子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时间管理和临场发挥能力。这是顶尖学府最看重的“硬核素质”申请牛剑、帝国理工、LSE、UCL这些学校的,哪个不是学霸中的学霸?当满池子都是首考高分的“锦鲤”,招生官凭什么要选一个需要靠重考才能达标的申请人?即使重考成绩漂亮,招生官心里难免嘀咕:这孩子第一次为什么没考好?是基础不牢?心态不稳?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这些疑虑,在顶尖名校白热化的竞争中,可能就是被拒的那根稻草。重考,绝非万能退路!风险比你想的大!当然,大学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如果孩子确实遭遇重大疾病、家庭变故等不可抗力(有明确证明),大学会酌情考虑,但这属于极少数特例!对于绝大多“发挥失常”数因“准备不足”“偏科”等原因需要重考的孩子来说,现实很骨感。

这份 Alevel 真题资料,整理不易,现在免费分享!

扫码就能领,让更多备考的同学受益

G5名校的“偏爱”与“不喜”:

牛津、剑桥:直白地说,更青睐无重考记录的申请人。有重考经历?录取几率自动打折!医学等专业基本要求首考达con。

帝国理工、LSE:强烈偏好首考高分者。LSE甚至直言因竞争激烈,优先选择首考高分者。重考?招生官会重点审视原因,con条件可能更高!

UCL:热门专业(工程、法律、数学、统计、医学等)直接关门!不接受重考成绩申请!法学院甚至要求必须一次考出A*AA!第二年补A*?不行!

爱丁堡、KCL等:虽相对宽松,但热门专业(尤其医学兽医)限制重重,且重考者很可能被提高录取要求(con条件)!

简单总结:

UCAS系统的“诚信关”:有些孩子或家长想“藏”住第一次不好的成绩不报,这是大忌中的大忌!UCAS要求申报所有考试成绩。一旦被大学核查发现隐瞒,直接后果就是申请被拒甚至影响信誉!这风险,咱孩子担不起!

时间与机会成本:重考意味着孩子要额外花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复习一门课,严重挤压准备PS、参加竞赛、提升背景、甚至准备其他申请(如美国、香港)的时间精力!当别人在冲刺更高目标,你的孩子还在为“补考”挣扎,一步慢,步步慢!

压分来临,规划失误险误前程!

一个学生目标UCL热门专业,本来稳操胜券。结果遭遇CIE考试局泄题事件,分数线暴涨被意外压分!临到申请季才发现分数不够,仓促间只能紧急更换目标学校和专业,最后去了LSE另一个专业。虽然结果尚可,但过程惊心动魄,与最初的梦想失之交臂。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如果早做更稳妥的规划,把目标分数定得更高、准备得更充分,何至于此?各位家长,说到这,您还觉得“重考”是条轻松的后路吗?与其纠结重考政策,不如狠抓“一次考好”!这才是真智慧!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焦虑:“那怎么办?怎么才能确保孩子一次就考出理想成绩,避免走到重考那一步?”这些都是我们帮助孩子们成功“一次过关”的核心经验:

  • 1.选课是战略,不是儿戏!孩子是选数理化生冲刺牛剑理工科,还是选经济历史文学主攻社科人文?选课组合不仅要看兴趣,更要看孩子的学科优势、目标专业要求、以及不同科目的评分难度和竞争程度。选错了课,孩子学得痛苦,拿高分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孩子后期需要“重考”的根源,其实在选课时就埋下了!
  • 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A-Level知识环环相扣。很多孩子单元考(模块化)或者AS阶段(线性)没考好,觉得后面还能“retake”单元或者A2追回来。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前期基础有漏洞,后期学高级内容就像在沙地上盖楼,越学越吃力,补漏的成本远大于一步到位学好!务必重视每一个学习阶段,稳扎稳打。
  • 3.会学和会考,是两码事!孩子觉得自己学懂了,为什么一考试就丢分?问题往往出在考试技巧、答题规范和时间管理上。比如:论述题如何踩准得分点?实验报告怎么写才符合考官要求?选择题如何快速排除干扰项?如何在3小时的考试里合理分配时间不慌乱?这些“考场生存技能”,光靠孩子自己刷题摸索,效率太低,也容易走弯咯。
  • 4.精准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孩子到底哪里弱?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还是解题思路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总出错?模糊地知道“数学不好”没用!需要通过专业的阶段性测评和细致的试卷分析,精准定位薄弱环节,然后进行高强度、定制化的专项突破。盲目刷题只会事倍功半。
  • 5.心态稳,才能发挥稳!考试压力大是常态。但如何帮助孩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不是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科学的压力管理、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模拟真实考场的环境训练,都至关重要。一个心态稳定的孩子,在关键时刻更容易超常发挥。

看到这些关键点,您是不是也觉得,想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A-Leve1考试中“一次成功”,确实需要更系统、更专业的支持?我们深知,您为孩子投入的每一分心血,都期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份亮眼的A-Leve1成绩单,一张通往梦想大学的通行证。而避免不必要的重考风险,确保“一次考好”,是这条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与其等到成绩出来才着急上火,不如现在就为孩子筑起更稳固的基石。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A-Level考砸了想重考?一次考好A-Level才是顶尖名校的敲门砖!】的内容,如需了解Alevel课程动态,可至Alevel课程资源网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精彩文章阅读推荐:

全球模拟企业家大赛哥大MEC商赛详情!附哥大MEC商赛备考资料领取!

BPHO竞赛晋级之路:JPC→IPC→SPC→BPhO R1→BPhO R2!看这篇就够了!

新考纲带节奏?A-level中文难度飙升?内幕是…

爱德思A-level中文考纲更新,2026大考执行!继CIE更新其考试大纲后,爱德思也将于2026年起采用全新的A-Level中文考试大纲。值得注意的是,爱德思A-Level中文课程是GCE,每年仅在5-6月的考季提供一次考试机会,考试结构包括两场笔试和一场口试,共计三场考试。CIE考局一年2考,夏季和秋季都可参加中文考试。面对中文科目未知的变化和挑战,这个暑期要打气精神来了!

爱德思中文大纲最新变化

2024 年 7 月 5 日(周五)13:46(协调世界时),相关方面宣布,英国资格与考试监管局(Ofqual)已批准对 A Level 中文(9CN0 )和日语(9JN0 )的修订。这些经修订的课程将于 2024 年 9 月开始首次授课,2026 年夏季开展首次评估 。

此次变动是对教育部为这两门资格证书课程设定的 A Level 科目内容更新的体现,该科目内容更新在 2023 年 10 月经咨询流程后公布 。

总体来看,主要变化如下:

阅读理解(涵盖听力和阅读 )任务的题目与作答,如今会以英语呈现,而非目标语言(若意图考核写作技能则另当别论,仍用目标语言 );

关于文学作品和影片的题目,会同时用目标语言和英语展示,不过学生回答这类题目时,依旧要使用目标语言;各资格证书课程大纲中的 “变化汇总表”,会归纳其他细微调整 。

各语言科目的更新版大纲以及样题评估材料,会呈现出已做出的具体改动 。

来自爱德思官网

爱德思 A-level 中文的知识点涵盖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具体如下:

知识点上,语言知识涉及各类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以及不同文本的阅读理解技巧;文学知识要求研读指定作品,分析主题等并理解其文化背景;还包含围绕多种主题的话题知识。

考试形式有三场:

Paper 1 为 2 小时笔试,含听力、阅读和汉译英,占 40%;

Paper 2 是 2 小时 40 分钟笔试,包括英译汉和对文学作品或电影的书面回应,占 30%;

Paper 3 为 21-23 分钟口试,含主题讨论和独立研究展示与讨论,占 30%。

想知道自己的 Alevel 水平如何?用真题来检验!

扫码免费领取,做完就能知道自己的薄弱点,针对性复习

CIE中文大纲及考试解析

秋季CIE中文A-level大考是可以参加的哈!

2024年开始,CIE中文大纲升级,这次中文大纲的变更,主要目的是让学习中文科目的学生能够达到独立熟练使用中文的目标。

A Level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986知识点涉及:

语言知识:包括各类词汇(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法和句子结构(如 “把” 字句、“被” 字句等),以及对不同文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文学知识:研读指定文学作品,分析主题、人物、写作手法,以及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如 2024 - 2026 年涉及顾城、余光中诗作,老舍、白先勇、丁玲小说等。

话题知识:围绕文化、健康、教育、社会、环境、科技等主题,学习相关词汇、表达和观点,如文化中的娱乐、身份认同,教育中的不同教育体系等。

考试形式:共三张试卷

Paper 1为阅读,时长1.5小时,40道选择题和匹配题,考查对不同文本的理解;

Paper 2是写作,时长2小时,需完成一篇议论文或论述文,以及一篇记叙文或描写文;

Paper3为文学,时长2小时,从指定文学作品相关题目中选答2题,涉及文本分析和评论。

成绩计算方式:三张试卷满分均为40分,各占总分约33%,最终成绩根据考生在三张试卷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分为A* - E五个等级,“Ungraded” 表示未达最低及格标准(E 等级)。

A-level中文的价值

A-level 中文作为众多国际课程中的重要选择,其价值在升学规划中愈发凸显。

对于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而言,选择 A-level 中文作为第四门科目,能充分发挥语言优势,在学习中更易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化脉络,从而节省大量时间投入其他科目。

这种 “轻负担高回报” 的特点,让学生在保持整体成绩竞争力的同时,还能凭借 A-level 中文的优异表现为申请加分。

更具吸引力的是,A-level 中文的 A*率相对较高。

此外,部分英国顶尖院校明确将 A-level 中文纳入认可范围,允许学生用三门 A-level 成绩(包含中文)满足 offer 条件。

A-level中文的考试难度

对母语者而言,基础语言能力并非难点,但考试对 “学术性应用” 的要求形成了独特挑战。

试卷包含阅读分析、写作表达、文学鉴赏三大模块,需攻克思维方式,从词汇积累到语法结构都需系统训练。

相比其他 A-level 科目,中文考试更侧重理解与表达的灵活性,而非复杂公式或理论,只要掌握答题逻辑,都能通过针对性练习稳步提升成绩。

以上就是关于【新考纲带节奏?A-level中文难度飙升?内幕是…】的内容,如需了解Alevel课程动态,可至Alevel课程资源网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精彩文章阅读推荐:

全球模拟企业家大赛哥大MEC商赛详情!附哥大MEC商赛备考资料领取!

BPHO竞赛晋级之路:JPC→IPC→SPC→BPhO R1→BPhO R2!看这篇就够了!

普高高二转轨可以跳过IG直接学A-level吗?

“已经高二了,转轨 A-level 还要先读一年 IG 吗?”“17 岁开始学,读完三年 A-level 都 20 岁了,时间太紧张了!”“国际学校建议从 IG 读起,但身边有人直接学 A-level 也上岸了,到底能不能跳过?”最近收到很多普高高二转轨生的咨询,核心焦虑也是都围绕着 “转轨A-level,IG 阶段是否必须学”。今天这篇文章,结合国际课程辅导经验、真实学生案例和英国大学申请趋势,帮你彻底理清思路 ——普高高二转轨,到底能不能跳过 IG 直接学 A-level?

常规路径:为什么国际学校更推荐 “IG+A-level”?

先说说国际教育的 “标准流程”。国内国际学校的 A-level 课程通常是 3-4年制:1 年/2年 IGCSE+2 年 A-level,这和英国本土教育体系高度衔接(英国中学生 14-16 岁读 IGCSE,16-18 岁读 A-level)。

为什么要设置 IG 阶段?

本质是为了衔接过渡。从知识层面看,IG 课程涵盖中学阶段核心知识点(比如数学的三角函数、物理的波现象),是 A-level 的 “预备役”,尤其对初中就在国际体系的学生来说,能帮他们从 “通识学习” 过渡到 “学术深耕”。

从语言角度,IG 课程用英文授课,但难度低于 A-level,比如经济学科会先教 “供需关系” 的基础词汇和图表,避免学生直接接触 A-level 的 “弹性系数计算” 时因语言障碍卡壳。

此外,IG 通常要选 5-10 门课,学生可以在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中试错,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再在 A-level 阶段聚焦 3-4 门核心科目。

但这套流程对普高高二转轨生来说,可能有点 “水土不服”,年龄焦虑 + 时间成本,成了很多转轨生想跳过 IG 的核心原因。

免费领 Alevel 真题,助力你的备考之路!扫码就能拥有

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理想成绩

跳过 IG 直接学 A-level:哪些情况可行?

从过往案例来看,普高高二转轨生完全可以跳过 IG 直接学 A-level,但需要满足 3 个前提。

首先是目标明确,不执着于顶尖名校。牛剑、LSE等 G5 院校近年越来越看重 IG 成绩(通常要求 5 门以上 A*/A),但如果你的目标是 QS 前 50-100 的大学(比如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大部分不在意 IG 成绩,只要 A-level 达标即可。

其次是英语能力过关。A-level 教材和考试全英文,比如化学的 “redox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经济的 “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如果连题干都读不懂,直接学 A-level 会非常痛苦。建议转轨前雅思至少 5.5 分,或通过英语测试证明能跟上全英文授课。

最后是普高基础扎实,尤其是数理化。普高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深度上其实优于 IG 阶段(比如普高数学的三角函数比 IG 更难),只要补足英文术语,学 A-level 理科会更轻松。但如果是文科生转轨,想学生物、地理等需要大量英文记忆的科目,建议先补 IG 基础。

直接学 A-level 的潜在挑战与补救方法

虽然可行,但跳过 IG≠毫无门槛。

多位转轨生反馈:“刚学 A-level 时感觉融入需要一定时间’”,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应补救方法如下。

学科基础断层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学 A-level 数学时,对 “弧度制”“向量运算” 一脸懵;学生物时,不知道 “细胞器结构” 的英文表达。这时可以用 1-2 个月补 IG 核心知识点:数学重点补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物理补波的衍射、折射定律;化学补物质的量计算、化学键类型。

学术词汇薄弱也会拖后腿。比如写经济 essay 时,把 “elasticity” 写成 “flexibility”;做物理实验报告时,不会描述 “acceleration” 和 “velocity” 的区别。建议整理 A-level 学科高频词表:可以用 IG 教材附录的词汇表(比如 Edexcel 的 IG 经济词汇手册),并按 “主题” 分类记忆(如生物的 “细胞结构”“遗传定律” 分模块记)。

学习方法不适应同样需要关注。很多学生习惯了普高的 “刷题提分”,面对 A-level 的 “开放题”(比如历史的 “分析工业革命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无从下手。初期可以跟着老师练 “学术思维”:理科注重推导过程(比如用微积分推导运动公式);文科学会 “论点 + 论据 + 评价” 的写作框架(参考 A-level essay 评分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普高高二转轨可以跳过IG直接学A-level吗?】的内容,如需了解Alevel课程动态,可至Alevel课程资源网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精彩文章阅读推荐:

全球模拟企业家大赛哥大MEC商赛详情!附哥大MEC商赛备考资料领取!

BPHO竞赛晋级之路:JPC→IPC→SPC→BPhO R1→BPhO R2!看这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