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专业目标?先查 “专业敲门砖”
如果在 AS 阶段就确定了未来的申请专业,选课的核心是精准匹配大学的学科要求。具体步骤很简单:打开搜索引擎,输入 “目标大学 + 专业 + entry requirements”,即可获取明确的选课清单。
举例:申请工程专业时,剑桥要求 “数学、高数、物理”;帝国理工(IC)要求 “数学、物理,建议学高数”;UCL 则要求 “数学、物理”。
注意隐藏规则:很多专业不强制要求 “直接相关科目”。比如:
经济专业通常不要求 A-Level 经济,但必须学数学;
牛津生化系只要求化学,不强制生物;
剑桥计算机系不要求 A-Level 计算机,但数学和高数是核心。
即使学校未开设某门 “看似相关” 的课程(如计算机、法律),也不必放弃对应专业 —— 但如果学校有相关课程,建议选修,这能为个人陈述(PS)和面试积累素材。
想知道考官最看重什么?扫码领Alevel 评分细则解读
按考官要求答题,分数更高!
专业方向模糊?用 “多元化选课” 留足空间
90% 的学生在 AS 阶段对专业没有清晰规划,此时多元化选课是最优策略。它能保证未来选专业的灵活性,甚至为不理想的成绩留一条退路。
1. 什么是 “多元化选课”?
CIE 科目可分为两类,多元化即同时包含这两类:
Science(理科 / 偏计算):会计、生物、化学、计算机、数学、高数、物理;
Essay-based(文科 / 偏写作):商务、经济、戏剧、地理、历史、法律、英语文学、心理学、社会学。
2. 为什么要多元化?
扩大专业选择范围:很多大学专业(如 LSE 管理系)虽无明确科目要求,但默认 “选课需涵盖文理”。纯理科组合可能限制未来转向文科专业的机会。
应对成绩风险:若 AS 阶段某科成绩不理想(如想申工程却数学没拿到 A*),多元化选课能让你转向对该科要求较低的其他领域(如文科或交叉学科),而纯理科组合可能直接失去 G5 申请资格。
3. 多元化选课建议
偏爱做题的学生:选 2-3 门 Science + 1 门 Essay-based;
偏爱写作的学生:选 1-2 门 Science + 2 门 Essay-based。
提醒:英国大学最多要求 4 门 A-Level,学第五门对申请无额外优势,甚至可能被 “全 con”(条件录取时要求所有科目成绩),不如把精力放在课外拓展或实习上。
选课避坑指南:这些细节别忽略
1. 注意科目 “认可度差异”
不同大学对科目有偏好,需提前查询官网:
LSE:会计、商务、戏剧属于 “非首选科目”(non-preferred),除非申请对应专业(如会计与金融),否则成绩可能不被考虑;
剑桥:商务被归为 “较没用的科目”(less useful);
UCL:要求至少选两门 “首选科目”(preferred subjects)。
2. 避免科目 “内容重叠”
CIE 部分科目考纲重叠(如经济与商务、英语文学与英语语言),LSE 等学校明确表示这类组合在申请中处于劣势,需尽量避开。
3. 谨慎对待 “中文科目”
大学对中文 A-Level 的认可度未明确说明,不建议将其作为核心科目。若想多一门成绩,可作为第四门报考,但需确认目标大学是否接受。
参考 “得 A 率”,但别忽视兴趣
科目得 A 率(近五年夏季考试数据)可作为参考,通常得 A 率高的科目相对容易出分,但兴趣更关键:
感兴趣的科目更容易投入时间,即使得 A 率低也可能考出好成绩;
不感兴趣的科目,哪怕得 A 率高,也可能因缺乏动力而失利。
此外,冬季考试的得 A 率可能与夏季差异较大(如地理冬季得 A 率仅 6%),参加冬季考试的学生需特别注意。
最后建议:选课是 “个性化决策”
选课没有 “万能公式”,核心是结合自身情况:
明确专业的学生,紧盯大学要求,精准匹配;
专业模糊的学生,用多元化组合保灵活;
无论如何,都要参考学校师资(尤其是 Essay-based 科目,老师水平影响极大),并多咨询学长学姐的学习体验。
记住,选课的最终目标是 “既能满足目标专业要求,又能发挥自身优势”,不必盲目模仿 “名校 offer holder” 的组合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关于【A-Level选课指南!从专业规划到科目组合!CIE考生必看!】的内容,如需了解Alevel课程动态,可至Alevel课程资源网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精彩文章阅读推荐: